《叶锦添的创意美学:流形》:30年美学实践、智慧和哲学思考

2016-12-20 15:23:11

字号
叶锦添,游走于当代艺术创作、电影美术、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12424493780851825509.jpg

[书籍信息]

 书名:《叶锦添的创意美学 : 流形》

 作者:叶锦添著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版

5387086362894198174.jpg

[作者介绍]

叶锦添,游走于当代艺术创作、电影美术、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他所提出并践行的“新东方主义”美学,更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近年来,叶锦添在创作上打破了多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曾以多种语言出版多部作品集:《不确定时间》、《繁花》、《流白》、《中容》、《ROUGE–L′ART DE TIM YIP》、《寂静 幻象》、《神行陌路》、《神思陌路》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学大师叶锦添三十余年美学实践和美学思考的整体呈现,集中谈及他多年来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各领域的杰出的艺术作品。从较早的大家熟知的影视作品《大明宫词》《卧虎藏龙》《风声》《1942》,到舞台作品、摄影作品、当代艺术人偶Lili,他对美的诠释令人动容。书中另以感性和思辨的笔触,写到了滋养他丰沛艺术创作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文化之源,并以丰富而具体的艺术创作案例,来阐释他的美学实践和理念。其对美的表达和呈现,令人低回不已。书中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框架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幻觉,在迷乱的现代性中呈现一场融汇历史与当下、在场与环境的图景。

他说——艺术是自然泰生的生命力,是无止息的自我重生与复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学大师叶锦添三十年的美学实践、智慧和哲学思考。

叶锦添,一个在华人中赫赫有名的名字,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他才华横溢,创作上打破各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提出并践行的“新东方主义”美学,更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本书图文并茂,非常精美,以大量美轮美奂的图片展示出这位大师的杰出创作。书中近20万字的丰富内容,多角度展示叶锦添艺术的文化源头和创作的心路历程。

书中图片非常精彩,几乎全部为叶锦添本人所摄。除了能看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卧虎藏龙》《风声》等动人照片外,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照片,比如林嘉欣在喜酒馆的慵懒模样,比如哥哥在《霸王别姬》拍摄现场忧郁的一刻,比如李安在给章子怡导戏的油画般的场景,比如与Lili在一起互动的法国亚眠女孩动人的容颜。

本书由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操刀,既有设计感,又非常质朴易读。全书裸脊锁线装订,全部可以开合,展示美好的作品和设计。

[名家推荐]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叶锦添的舞台服装与造型极出色,艳丽夺目。基本上是“加法”,布料头饰富丽细致地叠上去,大处小节充满精心巧思,他为汉唐乐府设计的服装,为《醮》和《楼兰女》设计的造型都是台湾舞台的经典。

——林怀民

与我合作的美术指导中,他是最勤于跟我作抽象沟通的一位,这对导演有时是一种挑战,却又是很大的启发。这种特质使他成为我良好的切磋对象,尤其是通过困苦的《卧虎藏龙》一片的制作,他成为我少数“务虚”的知交。

——李安

叶锦添带给我的冲击不只是所谓唯美的服饰,而是一种欣赏习惯。一个开放的美学思想。因为他的思想就是狂放的,无拘无束的。

——李少红

跟叶锦添合作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看到自己的戏剧理想,通过服装就能够展示出来,感到神奇!我们合作的《如梦之梦》中,叶老师帮戏设计了四百多套服装,除了主角最绚丽的旗袍、洋装、燕尾服,还有一般路人所穿的一切服装。这让惊讶,也让我敬佩。敬佩的不只是敬业精神和工作能量,更是他对不同时代的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理解。

——赖声川

搭建桥梁是叶锦添的使命:他凭借对世界的远见及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酝酿出“新东方主义”,以强大的融合性在昔时和今日之间搭建桥梁;他也通过将时尚、设计、平面艺术、舞台艺术等门类互相关联,在不同艺术之间搭建桥梁。在人与人之间,他同样搭建桥梁。

——弗兰克·德贡

叶锦添敢于挑战宏大,又专注细节。他对空间的理解开放、空灵,给观众自由赋意的余地。用这样的创作理念,他既打造出让观众重返亚洲历史的设计,又引领大家进入未经想象的未来。这样的鲜明风格令他在荧幕和舞台上的作品具有极高辨识度,深受艺术界和好莱坞影坛等多方厚爱。

——米拉·奈尔

  [书摘] 

神形的乡愁

人总是难以忘怀心中的曾经,为不相连的痕迹所占满,乡愁因此难以消退。

在现实底层下,乡愁一直潜伏待出,散布在世界各地。

源流的断裂与重生

“我想有一个家,疲惫的时候,可以静静地听听音乐,那里有阳光,小花园,没有外在的负担,那是我的家,等待喜爱的人,喜爱的人等着我,当我拥抱着无常的时间,就会害怕那温暖会终于失去。孤独的狂妄,掩盖了一切常态,不禁问,我在何方?前面又拉起了黑暗的帷幕,使人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影像。有时会害怕那荒芜的回音,独行在一个无人驾驶的房车内,没有新近的油站,只见不断消耗的坐标,终于会指向终结,我觉得停滞在茫茫地壳上的时间产物有点滑稽,它将毫不犹疑地在时间的规则中老死 , 甚至消失 , 遗留下属灵的视觉在空中回望。”

当我在排练室观看阿库·汉姆(Akram Khan)在表演 Desh 的时候,倒悬的布条象征家乡水的倒影,一个永不重来的时间,永不再联结的故乡。说到 21 世纪,普遍在全球化的空间泛起了阵阵乡愁,人类在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成为地球表面的一种现象。每个民族以生命的脉络去组织情感、累积知识,形成潜意识的历史。真实的衔接渐为意识所取代,通往未来无形的线,地球村一体化使城乡界线渐失,新城市彻底取代了旧乡村,老建筑被移平再建高楼,新建筑改变强烈,记忆风貌荡然无存。

当地球村慢慢深入每个复制的城市模型里,全世界分享着共同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都围绕着一个相似的大整体在转动着,组成了一个自我熟悉的世界。把所有不相关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去接受与适应,已经有很漫长的历史,偶尔在地球文化中找到熟悉的情态,却不觉走进了地球村外记忆的回圈中,不被现世所接受。

新的城市在亮丽地展示着它的色彩,穿流其间,现实的人间成为背景。我们看到梦想的角度,无意识地追寻着那种梦幻。但是在匆忙的步伐之中,偶尔会与久违了的真实交接,这时候我被城市的另外一种景观所吸引,与这个时尚想象世界截然不同的,是一个真实却又暧昧相连的人生。如此相连的生命使我们看见左右,亲人、朋友,同一个地域的人,他们都十分熟悉,构建了一个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圈,在那里共同消磨着时间,共同观看着彼此,观看着世界的变化,时间像恒转不息地重复。

人在生活里一直找寻着自己从前的记忆,在任何陌生的世界中都一样,找寻那种曾经熟悉的痕迹,慢慢形成了一个消融不掉的失落的自我世界。但是因为那个世界已不存在,生活中往往就会为其形式的不同而受到折磨。人活在遗缺的情感中,如在一个空壳里看着一个残缺的自我,像身处一个黑洞中,必须不断地把它填满。每个人都尝试寻找喜悦的途径,把它化为替代的形式,这种喜悦使每个个体在孤立的空间中得到共鸣。全球化的娱乐使这种个体渐渐变为独立的群体,共同分享着喜悦的记忆。当这些也已成为共同回忆的情态,却渐渐剥离了原来的乡愁。然而这个空洞无法填饱,包括先进的城市在内,还有一半是欠缺地残留在生活中,但偶尔这个缺口自会迎来幽冥的风,刺痛着个体的神经。人总是难以忘怀心中的曾经,为不相连的痕迹所占满,乡愁因此难以消退。

在现实底层下,乡愁一直潜伏待出,散布在世界各地。日渐全球化的第三世界国家,被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而逐渐失根,回归传统的力量如此薄弱与虚伪,即使在自己本土,金钱利益可断一切。在日渐公开化的世界中表达并重新建立自我,奋力为自己的文化作表达的艺术尤为珍贵。这时候,我遇到了不少为这命题创作的艺术家,使我在日渐式微与转化的记忆空间中形成新的张力,文化在记忆核心中固定着自我,在各种流形中隐伏潜行。

少年时知道世界分成两种状态,一静一动,构成了历史的动脉,不断反复地学习人类文化史的条理脉络,这都是建立在西方近代整理的世界概念的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建立的全面知识,却陷入了内在本然的遗缺,为了平衡东西方近代不均等的表述关系,作为东方人,看来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自我文化重建的必经之路。

书的挽歌

每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世界产生,每段历程都有当然的伴侣,有时是环境,有时是思想。截然不同的,在我生命的内容里产生过不少的变化,在其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眼前的世界,自小就以自由学习启行救赎,从问号开始,探索着一切源由的流畅性,但在香港历史知识微薄的基础底下,文化失根同时也失去其重要性,那意味着对自我寻根再强烈的渴望声音都好像掉入湖心,没有回音。但我的内在却不断发出讯号,渐渐发现,这正显示着我即将进入一个期待已久的世界,一个现实以外的天空。我渐对空洞幽冥的宇宙带着遐想,时间与空间化作它的戏剧,避开现实中正在枯毁的世界。

20年代的民国是很文学的年代,知识分子推崇着纯文学精神,我们拥有众多丰盛的文学作品,但我在品味的同时,却发现这更像是记录着一个失乐园的世界,文学总是带着忧伤的调子。这时候翻译文学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转折点,毕竟全盘西化是当时的必然。看莎士比亚的著作能看到一些深入剖析人性的内在世界,全东南亚的书店都吹着强烈的西风,我们从更早接近西方的日本学习文化知识,形成一种弃历史求生存的文化生态。中国诗歌所留下的古韵与现代西化的语言系统成了意识上的挣扎与断层,我在书本里收集到的记忆早已被这股洪流所承载,全球的西化席卷了这人类意识大量传播的时代,甚至是文体也混合了西方思维与结构,近代书籍传播了地球某段权力的历史,彰显了权力世界的文化,削弱了非权力世界的文化价值,而且透过全面的忽视而使各地在地文化记忆失根。从某种程度来说,书籍的制作历史,传播并塑造了人意识的模型,统一了全世界的思想。

少年时,虽然全盘西化之貌已尽然覆盖着我的世界,但我仍不自觉地找寻根源,在时间上挖掘可能尽见的国度,形成了一种形意的集成。但历史的变迁改变并限制了视野,无论你生在哪个国度,只要不是语言核心的子民,都不可能以第一身观看这世界,我们学到的都只是世界的局部,找寻自我归属的路仍无限漫长,只能相信概括,只有数据与计算的二手文化,这意识无法触及的所有,成为求取知识迷阵的内容。

我喜欢留在家中看书,这成了我的某种财富,书本是超越时间的载体,阅读时,可自我控制讯息进入的速度,其中有我们向往的所有世界,我享受书中的用心与设计,书教会我一个事实,如果能珍惜每一个阅读时间的机会,触摸着时空的厚度,认识我存在的时间,人自我内在命运就可以得到启发,遇到转机。我看书的内容天南地北,蕴涵着无限的能量。在某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下定决心收拾满屋的书籍,好像在回忆某种逝去的梦,想着人用移情的方式去记住时间,书的历史上陆续出现石头、竹简、纸、结册成书、印刷术,到今天计算机把知识储藏成无空间状,其实又有什么不同?电子书有编辑,有作者,与书无不同,用计算机集结,其功能,与书并无两样。书的消逝,可能只是情感上的怀念 ? 就有如冲洗底片成数码化的现实,归根有何不同?好像某些趣味转移了记忆的过程,昔日在书本盛行的时代,人获得知识需要漫长的时间,现在我们失去了那段寻找知识的时间,人少了参与其中细微的领悟,一切可循公式法去检证、推算。在某种意义上,讯息共享,已没有个体性,大家向着公共知识求知。

如何在新时代累积知识 ? 如何启动我的时间 ? 如何开始阅读 ? 书是能量的记忆,学习能量是活的。但我仍喜爱拥有上万册书本的感觉,书本的仪式性与翻阅书本的香味仍难以代替,通达世界史的人们,脑海内有一个清晰的时间地图。他们觉察到大时间一直在转弯,未来的历史将在现实中陆续上演。向着全世界知识开展,书写可重新唤起历史的痕迹,重新塑造自我。一个全观的世界迎向未来,使全世界的能量再现,渐渐地,内在影像形成了新一轮的网络,我开始追踪着这历史残缺的艺术,有别于当今愈来愈平面的商业世界。在那里,文化已彻底失去内在联结的功能。在感知与被告知间,我们的意识能抓住什么 ? 人生如一个循环,命运之轮早已开始。找寻不同时期的自我,重叠着瞬间的直觉,我开始热衷于写作,就是要改变一直压抑着我内在的角度,改变那约定俗成的文化本位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找寻连绵无间的视野,逐渐开启一个长久失落的救赎。书写是十分幸福的事,内容有趣的读物总会令我心神大开,内在力量渐渐显现。追寻时间的救赎,乡愁非属过去,而是未来之泉。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