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鱼目混珠的“伪创新”

  来源: 人民论坛

2019-06-17 20:37:41

字号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不少打着创新之名而无创新之实的行为和理念也大有鱼目混珠之意。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不少打着创新之名而无创新之实的行为和理念也大有鱼目混珠之意。

这些“伪创新”现象不仅暴露了一部分个人与群体的急功近利心态,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暴露了创新领域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据报道,某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负责人表示,正是因为深谙“创新”之道,有的企业将一项技术发明放在10个不同应用场景,分开申报,便有了十个专利;有的就是砸钱买,“连专利名称内容都说不清楚,纯属形象工程”。

这种自欺欺人的“伪创新”,其根源是什么?如何终结?随思响哥一起来看!

“伪创新”为何能鱼目混珠?

“伪创新”作为创新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往往会贻误发展时机、消减发展合力。因此,必须深刻剖析创新发展过程中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剔除鱼目混珠的“伪创新”。

u=3955585968,2392409121&fm=173&app=49&f=JPEG.jpg

根源一:刻意混淆创新的真正内涵。目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转变时期,所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承载了太多的责任。正是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与需求,给了部分利益至上的人以可乘之机。

创新并非等同于所有改变,真正的自主创新也不是靠技术引进、模仿推动的创造活动,它必须是一个创新主体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独立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核心技术的创新过程。但是仍有一部分群体故意混淆创新概念,打着高科技、新动态的幌子,拿着买来的技术甚至是抄袭来的产品,打上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标签,牟取利益。

比如,近日曝光的红芯浏览器,它实际上是一款披着红芯外壳的谷歌浏览器。类似于红芯这种既没真研发也没真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只是将自主创新当成迎合国民情怀的噱头,实质上只是他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营销手段而已。

根源二:评价、监管与惩罚制度不完善。“伪创新”之所以能够打着创新之名作秀,主要归因于国家与政府在筛选创新项目时,在评审政策、评价方法、监管体系、惩罚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让“伪创新”者有空子可钻。然而当“伪创新”行为以越来越多的面貌混迹创新之列时,我国现有的评审、监管与惩罚政策却没有及时更新。

因此,一些企业没有把精力真正放在创新发明上,而是乐此不疲地为达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枪手”代写及购买所谓的“专利”,将所谓的技术创新包装成炒作噱头。这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会结出真正的创新成果,反而会降低创新的整体水平与质量。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伪创新”挤占大量政策扶持与经济补贴名额,使真正的创新者因为资金不足、“伪创新”的不良竞争等因素而夭折,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创新秩序将会被破坏,陷入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的“怪圈”,进而打击社会的创新激情与动力,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根源三:公众普遍的科学素养不够高。在我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伪创新”混迹其中,对公众普遍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造成影响。首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形成了知识型传统教育方式,重聚合思维轻发散思维,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创造性,造成了思维定势,容易束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其次,长久以来人们对科技创新概念与实践存在一个误区,即将其归为少数科学家应该掌握和从事的工作,而认为普通大众只需作为被动接收者参与其中,不需深入参与和了解。再次,我国目前科普工作实施的类型、内容和地区都十分有限。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往往会感性战胜理智,无法辨别创新与“伪创新”,大多比较盲从,难以发挥群众的监督与判断作用。

如何终结“伪创新”乱象?

创新容不得丝毫的虚伪之心、做作之态,而“伪创新”只是“皇帝的新衣”,不但无法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反而挤占了创新项目应得的政策与资金扶持,误导技术创新的决策,挫伤真正创新者的积极性,愚弄市场和消费者,降低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因此要比对创新领域的突出问题以及“伪创新”产生的关键因素进行针对性破解。

u=2731892940,2712591434&fm=173&app=49&f=JPEG.jpg

第一,厘清创新的本质,剔除“伪创新”的混淆。剔除“伪创新”的关键是厘清创新的真正含义。一方面,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人类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亦是人类主体地位确立和人的最高本质的体现。另一方面,从创新的社会作用来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是通过不断创新产生出来的质变促成的,只有推动社会向前、向好、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行为和理念,才是真正的创新。

第二,用创新文化引领创新发展,用科普工作支撑创新实践。防止“伪创新”干扰正常的科技创新秩序,既要有自上而下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又要有自下而上最广泛群众的支撑。要引导与规范创新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将思维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科普跟不上,公众的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便会不足,从而给“伪创新”以可乘之机。要改革传统教育方式,加强素质教育,增开科普类课程,鼓励高校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活动;利用互联网时代科普的“触手可及”,让更广泛的公众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法律意识和科学辨识力,面对形形色色的创新行为时能够作出理智的判断。

第三,完善评价与监管体系,提高惩罚力度。要提高创新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创新项目评价与审批漏洞要给予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积极行动,根据“伪创新”行为利用的政策漏洞,进行针对性完善。要大力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加大惩罚力度,坚决纠正那些严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贴牌戴帽”的“伪创新”,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除尽快对“伪创新”事件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加快完善新兴行业法律法规外,还要建立创新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高新技术类企业进行定期监测和风险排查,完善跨地域、跨部门联动打击防范“伪创新”行为的机制,将打击“伪创新”纳入地方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博导 赵建军、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胡春立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