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与吴哥窟: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

  来源: 光明日报

2019-09-12 12:24:18

字号
8月31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在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闭幕式上,10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共同领略两座人类艺术高峰的神奇壮美,共同接受一次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文化洗礼。

8月31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在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闭幕式上,10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共同领略两座人类艺术高峰的神奇壮美,共同接受一次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文化洗礼。

民心相通的高远立意

原本担心100分钟的纪录片会给人以拖拉冗长之感,可当精美的画片投放到大屏幕上,雄浑的音乐响起时,千人的现场鸦雀无声,纵横于千年时空,时间仿佛凝固了。观众仿佛穿梭徜徉于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窟莫高窟和世界上最大的寺庙柬埔寨吴哥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文化的甘露和滋养,100分钟瞬间即逝。

“这部片子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独特的对比视角,找到了两个文化高峰的对比坐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一语中地。

《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纪录片总导演秦川也坦言:“最难的也最需要做的是,努力寻找两大世界遗产的文化链接。”远隔千山万水,莫高窟是沙漠戈壁中的绿洲圣景、千年营造的精神家园;吴哥窟是热带雨林中千年久远的信仰圣地。如何把它们放在一个交汇的坐标,一个比照的维度来呈现?

“因为对话,文明不会消失;因为微笑,世界永远和平。”纪录片导演安秋在阅读大量史料后,找到了莫高窟和吴哥窟共同的“魂”:同为海陆丝绸之路上的重关要口,都与丝路共兴衰、同荣辱,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形成的亚洲艺术高峰。要通过两个文化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阐发“民心相通”的时代主题,进而揭开莫高窟和吴哥窟带给人类的伟大启示,体现“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柬埔寨王国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也被这部纪录片打动了,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纪录片,促进两地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入交流。她说,今年开启了首届“中国——柬埔寨文化旅游年”,于柬埔寨而言,将促进文化旅游增加创收、创造就业、消除贫困和促进文化认同;文化旅游也促进民心相通,让柬埔寨充满魅力,令各国游人欣然前往,其中中国游客位居榜首。

开放包容的文明互鉴

一边是莫高窟第328窟的供养菩萨塑像,端庄沉静;另一边是吴哥阇耶跋摩七世笑脸,慈悲大气。现场的大屏幕上,这两张经典面孔相互遥望、无声交流,烘托了《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主题。

这两张面孔,代表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虽然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不同,但这两大文化奇迹却诞生于同样的信仰;同样在历史中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曾沉寂破败过,又同样在19世纪的文明进步中被重新发现、传播、保护、研究、欣赏。“两窟相似的历史境遇中,沉淀了‘一带一路’沿线文明兴衰的历史反思。”艺术总监周兵庆幸参与这样一部作品,探寻文化之美、历史之变。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担任纪录片上下两集的学术主持,他带领团队在柬埔寨,顶着吴哥旱季少见的40摄氏度高温,挥汗如雨,在丛林中拍遍了吴哥六大遗址群。后来又到巴黎吉美博物馆探访两种文化“艰难的相遇”。回国后,他从建筑、雕像、壁画、图案等多方面将吴哥窟与莫高窟进行对比。他总结了文化发展的密码:因开放而繁荣,因封闭而沉寂。明嘉靖年间关闭嘉峪关,敦煌孤悬关外,莫高窟“龛亦为沙所埋”;明朝朱元璋“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之后,海上丝绸之路衰落,吴哥也繁荣不再。

赵声良认为,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赴一场千年之约,做一次跨文明对话。”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挖掘两大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由甘肃省政府精心策划和大力推进。甘肃省文旅厅厅长陈卫中介绍,今年为期一个月的敦煌“一会一节”更开放,迎来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商协会代表,共商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机遇,共话沿线国家共赢大计。

延绵千年的文化精神

“在逼仄的机房打磨剪片子时,我们突然意识到,这像走过了一条朝圣之路,和莫高窟的画工、吴哥窟的石匠对话,和千千万万造就了这两大文明的无名匠人对话。”导演臧敬说,在制作纪录片时,每当想起这些默默无闻的文化创造者,心里就肃然起敬。

“敦煌的沙漠中看不到花,但莫高窟的壁画中却看到了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花”,纪录片中再现了少女常沙娜随父亲常书鸿初到敦煌的场景。今年88岁的常沙娜老师看纪录片时,眼中泛着泪光,她说父亲和他带领的有志青年,从大城市来到风沙呼啸、荒凉寂寞、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西北边陲敦煌,再也没有回去,从青丝到白发,最后还献出了生命。

三危山下、宕泉河边,有一片敦煌研究院公墓区。这里安葬着常书鸿、段文杰以及其他20多位敦煌文物事业的先辈。他们生前守护莫高窟,逝后也永远地守护着莫高窟。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把这种精神总结为“莫高精神”。已在大漠工作56年的她,研究上,推动敦煌研究院从成立之初的壁画临摹与绘画技法研究,逐步扩展到了敦煌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文献研究、民族宗教研究等多学科研究;技术上,推行“数字敦煌”,“要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无愧祖先、无悔后人,这就是担当,就是使命”。

从响彻千年的开凿声,到千百万没有名字的画匠和石匠,再到长眠的守护者,前赴后继,文脉就这样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文化就这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报记者张玉玲宋喜群)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