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外译与“文化自信”

  来源: 文汇报

2019-09-16 12:50:59

字号
对于《西游记》的外译,我自信有所了解,曾经指导学生研究李提摩太英译本《西游记》,也与德国汉学家林小发女士就德译本《西游记》展开过讨论。

作者:竺洪波

对于《西游记》的外译,我自信有所了解,曾经指导学生研究李提摩太英译本《西游记》,也与德国汉学家林小发女士就德译本《西游记》展开过讨论。但是,当我读到王镇先生的《何惧西天万里遥——〈西游记〉在英美的传播研究》,内心还是被深深击中了。让我震惊的是,《西游记》竟然早在1895年就流传英美,英译本至今已有64种之多。有西方学者感叹:“没有读过《西游记》的欧洲人就像没有读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样,不能妄谈世界的小说。”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知名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何惧西天万里遥——〈西游记〉在英美的传播研究》一书,是目前我所见的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游记》在域外——主要是英美——传播的学术专著,其基本理路是借用现代传播理论,围绕传播目的、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应等传播要素和环节探讨《西游记》在英美传播的特点和机制,揭示中西不同知识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现代社会所共同关注的文化主题;同时,通过探索文学经典域外传播中的“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解决方案,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建言传播路线图和长远愿景。

具体来说,该书以近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流传、演变为主线,以传播学的核心观点为依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作理论展开:其一,剖析《西游记》译本传播、现代改写本传播和非文本传播的“英美化”特点,结合文学译介学、接受美学阐释学和人类文化学等相关理论,论述英美本土文学和文化对《西游记》深度变形的必然影响,指出《西游记》在英美的文化语境中已经绽放出迥异于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别样精彩的事实;其二,评析《西游记》扎根英美文化土壤的传播要素,从传播目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六个方面追索其与《西游记》“英美本土化”之间的关联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西游记》跨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和作用力,并印证、补益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其三,勾勒《西游记》“由中入英”的“传播之链”的构建路线图,从《西游记》中文版本的源头发端,创造性地提出以“接受型”的“缘合化”变形准则搭建适切的文化桥梁,强调只有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推进《西游记》从中文文本到英文译本、再到非译本的接力性流转,才能促使《西游记》“知识共同体”和“文学共同体”的自然生成,真正发挥《西游记》在实现“文化相通,民心相通”和建设“世界文学”中的应有作用。

笔者特别关注的是,《何惧西天万里遥——〈西游记〉在英美的传播研究》一书并不拘泥于传播学的单一维度,而是将其与文学阐释和译介理论融会贯通,尽可能多元、系统、深入地阐述《西游记》的外译主题。作者王镇是一名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学的教学与研究,熟稔中西文学经典和翻译技能,在对《西游记》中文本和英译本的文化对比以及“缘合化”翻译主张中,可以看出其相当深厚的中文训诂和译介功底,以及他关于文学经典翻译的诸多真知灼见。

比如译介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译介中的文化误译和误读不可避免,需要勘误纠偏,精益求精。王镇在重点研究《西游记》外译的当代性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指出其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文化误译和文化误读对其在英美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对以往英译本将“西天”译作“western paradise”等译法进行了辩疑,从正本清源、意义对等、文化忠实的角度,用国际通识的汉译梵文的英译法加以驳谬归正,提出了探索和改进的方案。反映这一观点的论文《试论汉译梵词在〈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体现和翻译》已经先行发表在《中国翻译》上,引起了不少文学翻译界同仁的共鸣。

纵观“五四”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具有“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两个流向。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偏重于对“西学东渐”的研究,而对“东学西传”的审察则有所忽视,展开“《西游记》外译”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有利于打破这一不平衡局面,有利于对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在当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作为“战略性文化资源”的《西游记》必将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新标杆。从这个意义上说,《何惧西天万里遥——〈西游记〉在英美的传播研究》一书的意义显然已经超出文学本身,因为从《西游记》等经典的外译中,显示着我们宝贵的“文化自信”。(竺洪波)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