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尔翔:“域富论”的制度意义

2019-10-21 19:55:33

字号
通过理论学习,人们在基本的概念、范畴、逻辑、结论等方面总体达成一致。科学适时的理论有利于三公秩序、繁荣秩序、持续秩序、绿色秩序的建立,谬误过时的理论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秩序结果。“域富论”作为一种立足于绿色、共赢、前瞻性的制度,希望能引致人们希望的秩序效应。以下是“域富论”的部分制度含义。

理论的功能在于其强大的共识意义。通过理论学习,人们在基本的概念、范畴、逻辑、结论等方面总体达成一致。科学适时的理论有利于三公秩序、繁荣秩序、持续秩序、绿色秩序的建立,谬误过时的理论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秩序结果。“域富论”作为一种立足于绿色、共赢、前瞻性的制度,希望能引致人们希望的秩序效应。以下是“域富论”的部分制度含义。

yuful.jpg

1.域富论不是的格局不是富国而是富人类

“国富论”探讨的是如何让一个国家富裕的规律,在作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国富论”之后,西方经济学沿着边际效应一路狂奔,却丢掉或者弱化了分工的研究。西方经济学主张通过看不见的“个人之手”,达到国家收益的最大化。当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随着实体交通和咨询联通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合作半径大大伸长,跨国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域富论”正是国家新型合作趋势的必然产物。“域富论”主张打破国内的行政边界,突破国家之间的边防界限,实现全球领域内国家之间的深度的资源配置。域富论希望形成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主体在边际收益上的均衡,希望尽力形成可见的未来的收益和当下收益的某种均衡,实现国家收益与共同体收益的均衡。真正是人们的发展理念与“联邦地球”、“共和地球”相匹配。

2.从混沌经济到产业链分工

通常所讲的分工,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一个是企业之间的分工。这两个层次的联系在于后者是前者“合成”的结果。沿着这个思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分为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这种合作就会形成更高层次的“产业”,这种“产业”是一个链状产业聚集。如果企业是一个节点,那么节点链则是一个企业链。

之前分工的研究体系性并不强,人们总是处在自然的分工状态下,人们也享受着分工所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但是“分工的自然态”毕竟因为合作缺乏系统性而带有不可避免的短处。分工有待于上升到“中观层面”,达到“产业分工”即“分业”的程度,实现分工在更抽象层次的归类。从“协调性进化法则”意义上来看,边际收益理论应当和分工理论协调演进。

3.超越单个价值倡导系统价值

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讲究的就是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厂商之间竞争、消费者之间竞争、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只要是合法的,再怎么“吃相难看”的竞争在理论上都是被主流认可的。这种竞争是低层次的,其经济觉悟仅仅停留法律文明、个体文明的层面上,却没有上升到道德文明和系统文明的层次上,结果则造成了道德败坏、贫富差距,以及增长环境的恶化。

1830年以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分家多年了,现在到了该整合的年代了,所谓整合其实是后者向前者的跃迁优化。“域富论”可以看做是在“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融合基础上的持续改良,是法律文明和个体文明到道德文明和系统文明的升级版,倡导问道德要收益,问系统要收益。这其实关乎到人类的“制度科学技术水平”。

4.倡导传统全球化到新型全球化的跃迁

传统的全球化,大都是混沌的、笼统的、大而化之的,甚至理解为国家的全面开放。新型全球化强调的是基于某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和成长的开放和对接,具有“精准开放,精准对接”的特征,既适合全面开放,也适合局部开放。这是一种集约化的开放水平,也体现了开放的真正目的,即在全球形成资源配置的“价值实现链”。这个链是超越以往的“全球价值链”,是闭环的。

另外,传统的全球化,大都将重点放在“线下”,是一种有形的实体的“重资产”的甚至带有盲动性的全球化。新型全球化强调“云身结构”的双层全球化结构,是基于信息流的决策全球化与基于物流的行动全球化的融合。“谋定而后动”是新型全球化的“行为流程”,有利于保证全球资源、生产、交易的效用最大化,也有利于通过信息揭示抛弃以邻为壑而代之以合作共赢的模式跃迁。

5.从局部数字化到全方位数字化

最近“数字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出台如火如荼。其实“数字经济”并非新生事物,其概念早已有之,其实剑性态是“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信息化经济”,全方位的数字化,指的是数字化工具的全方位运用。联通技术是数字的承载介质,数据挖掘是数字的计算技术,区块链是数字的保真技术,人工智能是减少人工介入的数字计算技术,人机交互则是人机翻译技术。

BATMDJ、亚马逊等国内外企业最先以联通技术这一基础设施即“互联网经济”形态颠覆了传统的实体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化技术依次粉墨登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用“数字经济”称谓代替“互联网经济”称谓是为了提醒人们,经济形(性)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可以不断深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要注重数字化技术全面、深刻、集约地运用,达到科学智慧决策的水平。

6.将金融从游离态转变为深度服务实体产业

二战以来,美国主导了全球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美国的美元、科技和军事形成了“优势铁三角”模式。创新性提出较为完整的货币理论、基于一级市场的公司金融理论、基于二级市场的交易所理论、投资学理论、衍生品理论,还有链式的银行理论、基金理论、资产证券化理论等等。但是这些理论指导下的金融实践逐渐带来了自主循环,甚至损害他人他国的工具。

域富论反对一级市场成为二级市场“道具”的投机论、赌博轮,反对通过金融工具危害他人的“政治正确论”,反对将金融定义的“风险定价论”。提倡回归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服务的“金融初心论”,提倡“效率定价论”,提倡“安全性”、“普惠性”、“正义性”的“三位一体”的“道德金融论”。倡导通过TIF域的构造,实现信息、金融与产业的深度粘合。

7.从重政府治理到政府市场治理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另一方面司法效果却并不理想,屡屡爆出不少令人咂舌的司法不公案件。同时,法律案件量大而不堪重负。其症结在于道德治理机制的缺失,造成了所有人的行为选择是几乎都向道德败坏与违法犯罪的过度地带聚集,以打擦边球的方式侥幸地寻求利益最大化,形成社会治理的“道德工具瘸腿”现象。

域富论将经济行为建立在道德揭示与道德管理的制度设施上,是经济与道德的深度融合,一体两面。在中国用正式的“道德制度”治理几千年来道德缺失的恶疾,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一手抓法制域的建设,一手抓道德域的建设,对道行和德行处于不及格状态的人和事形成吸引力与打击力并存的夹击格局,将会导致败德败道之人最终就范,良化其道德行为。

8.提倡财富从外求向内求的深度转变

TIF域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真善美的制度基础设施,人们会在道行和德行及格的基础上发生优币驱逐劣币的效应,人们必然在真的基础上争取做到更好,甚至选择为系统提供正效应的行为。这样以来,人的心态将会发生重大扭转,人们将会将精力集中到科幻、创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业、工匠等潜能的挖掘和发挥上来,不断进取,以得到更好的社会回报。

在真善美的基础上,人们迟早会寻找到挖掘财富效应的两个路径,一个是、能、需的行为选择原则,爱是抗压药、是兴奋剂、自我监督人,能是科学精神,需是社会的正向激励;一个是身、心、灵,当人的注意到追求层次变化的财富效应时,人们的财富幸福感将会发生瞬间变化,穷人可以变富人,富人可以变穷人。上移追求层次,是使我们幸福的智慧法门。

(作者:窦尔翔 北京大学教授,国声智库《域富论》专项课题组组长)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