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文字韵 千载文化魂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记

  来源: 大河网

2019-11-19 18:39:01

字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jpg

扫描二维码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谈博物馆建设

□本报记者 任国战 本报通讯员 连成

穿过金色字坊,走过文化广场,从主楼拾级而上,疾行几步,便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楼展厅。

眼观字形流变,耳闻王朝兴衰,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十年,白驹过隙,中国文字在此安家;百年,波澜壮阔,汉字命运一波三折;千年,厚重悠长,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建馆十年

2001年,借着殷墟申遗的东风,安阳市提出“建设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得到时任省长李克强的支持。

2006年12月2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奠基,并于次年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馆。

“当年,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李长春同志宣布开馆。”讲起往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李宽生有些激动。

2010年9月28日,不满周岁的文字博物馆迎来一场特别的艺术盛宴——《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

来参加展览开幕式的李岚清同志感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创建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意义。”

“别家是‘先有物,后有馆’,我们是‘先有馆,后有物’。”李宽生说,这多亏各级领导的支持。

十年前筚路蓝缕,十年后声名远播。十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致力于传播文字文化、推动国际交流,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文字教育方面,该馆累计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近400万人次;甲骨学堂举办汉字教育活动近800场,累计有近3.5万个(次)家庭参与。

在文化交流方面,该馆的《汉字》巡展已举办110余场,踏足法、英、德等26个国家;2015年开始举办国际汉字大会,每两年一届,2019年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的70余位嘉宾参会。

在学术研究方面,这里先后举办“中国文字发展论坛”等30余场学术研讨活动,发表论文近200篇;承担了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考释研究”……

“在安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汉字为抓手,开展当代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说。

汉字百年

十年来,中国文字“扎根”安阳,让人回肠荡气;百年来,汉字命运波澜起伏,令人心潮澎湃。

20世纪初,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汉字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欧风美雨”之下,部分学者主张简化甚至拉丁化汉字。

1922年,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第4次大会上,钱玄同主张将民间流行的简写字作为正体字;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就汉字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汉字简化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在传承与普及之间把握平衡。这项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步入正轨。

1956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确定了517个简化字,分4批推行。1986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简化字总表》的最终版本,共收录2274个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

“由繁到简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我们的汉字改革没有闭门造车,现行简体字多源自古代俗体字和草书作品。”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王菲说。

合理简化并没有使汉字度过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字再度受到质疑。

有人提出,汉字不适应计算机的录入方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撰文指出:“从甲骨文算起,汉字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发展不过数十年,如果要适应,也是后者适应前者。”

1978年至1983年,河南人王永民五年磨一“键”,开发出五笔字型输入法,汉字输入速度突破每分钟100字大关。

1991年至1993年,王选团队设计的第五、六代照排控制器,在国内迅速占领了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

至此,人们再无“汉字不能适应计算机”的质疑。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于成龙认为,目前汉字系统基本稳定,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识繁用简”是一种良好思路。

文脉千年

汉字百年,命运起伏,终归大道;文脉千年,一以贯之,从未断绝。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管理修复科副科长杨军辉说,从商朝到现在,“文”字的字形没有任何变化,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为文脉传承作注脚。

然而,传承千年的,又岂止这几个笔画?文之史、字之体、人之思,无不映照出一以贯之的文脉。纵横即为岁月,左右皆是春秋。

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刻符表明,中国文字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的祭祀、战争、农耕、医药等事宜,使得商周历史有据可考。

距今2000多年的《秦峄山碑》,记录着始皇东巡、群臣颂德的宏大场面,证明六国文字一统于秦。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写道:“中华文脉的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

纵览文之史,可观文脉之大略;细察字之体,方知文脉之演化。

先秦时期,所有文字统称大篆;秦统一后,以小篆为标准字,字形柔美,笔画弯曲;为求书写便捷,秦代下级官吏变曲为直,久而久之,形成隶书;汉代之后,人们进一步简化隶书,衍生出行云流水的草书、横平竖直的楷书、飘逸俊秀的行书。

这表明,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既相异,又相连,共同演绎出中华文脉的起伏。

字,显示了文脉的嬗变;人,展现出文脉的丰盈。

我们尊春秋的孔子为“文圣”,不仅因为《论语》是儒家精粹,还在于他对“仁义礼智信”的哲学思考。

我们尊东汉的许慎为“字圣”,不仅因为《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汉字研究专著,还在于他勇于开拓的治学精神。

我们尊东晋的王羲之为“书圣”,不仅因为《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还在于他“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先贤的思想,由文字记录后汇入文脉,生生不息。如诗人北岛所言:“那些浩繁文献中的碎片,是通过历史学家的手连缀起来的。”

汉字,始于形,不困于形;文脉,载于字,亦见于字。在岁月长河中,汉字,这艘承载着中华文脉的艨艟巨舰,正乘风破浪,把文明的火种,带到更远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