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和乡亲们趷蹴在土地上一一文化学者肖云儒评《柳青》

2018-09-17 10:44:22

字号
柳青是我非常敬仰的前辈作家,四、五十年前有过多次交往。我去过他扎根的长安县皇甫村,到过他家居的中宫寺。

柳青是我非常敬仰的前辈作家,四、五十年前有过多次交往。我去过他扎根的长安县皇甫村,到过他家居的中宫寺。我去为《陕西日报》文艺副刊组稿,他说稿子不是“组织”出来的,生活中有了感受自然会写,写了自然会寄给你们。几个月后,他竟然以自由来稿的方式给我们寄来了《饲养管理三字经》,即是他访问了许多老农饲养员后总结出来的饲养经验。这稿件离他的作家的身份似乎有点远,却离农村农业农民很近很近,让我这个从大学刚毕业不久的编辑吃了一惊。

那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农村牲口瘦弱,这是复壮牲口、发展生产最需要的稿件,农民群众最欢迎的稿件,我们立即加按语在《陕西日报》刊登,之后《人民日报》《延河》杂志等全国报刊广泛转载。我第一次感受到,像柳青这样的作家,远不止有文学的辐射力,他的视野、他的精神,辐射着整个时代生活,辐射着人民群众的疾苦。我先后还听过他几次讲话。每一次都有智者和哲人的深邃,也有实践者的切实。我感受过他的倔强、锐利而专注的目光,这种目光似乎能穿透你的灵魂,让人终生难忘,自惭形秽。

柳青的艺术形象,在他去世整整四十年之后,就要在话剧舞台上再现了。我带着极大的期待,走进西安新城剧场。

《柳青》这个戏,好处是可以集中写人,集中写一个人,应该说比较好处理。但是它的难处,却是要写一个非常不一般的人,写一个人格非常丰富、精神生活非常深刻的人,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擅长开掘人物灵魂的作家。在这个作家背后有着半部现代文学史和现代社会史。而柳青所辐射的那个时代,又是一个在前进中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复杂性的时代。它让人怀念,又让人担心重演;让人激情勃发,又让人沮丧迷茫,还让人在沉淀中清醒。就是那样一个时代!

作者的任务太重了,我真担心唐栋,却也放心唐栋。唐栋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从陕西这块土地走向军旅,从西部走向全国,从小说走向戏剧。以恒定的高水平创作和多部精品,成为中国话剧百年评选出来的五十位代表性艺术家。唐栋写戏,常常出手就是“高原”,打磨打磨就可能成为“高峰”。对他岂但可以放心,有的是满满的信心。

戏写得果然好,真好。写出了一位把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作品《创业史》粘连在一起的作家,写出了一位连血肉带筋骨与大地和人民生长在一起的作家,写出了一位永铭初心而不随风倒伏的坚定成熟的革命者和深邃的思想家。写出了柳青在人生颠踬中内心的冲突和苦闷,那是智慧和思考的苦闷。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曲折的、多难的时代,历史潮流沉沉缓缓在各种喧闹中向前流动的时代,一个让人欣喜、让人遗憾、让人不停叩问的时代。

话剧将柳青作为那个时代、那块土地忠诚的儿子所具有的内在气质,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了。柳青像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在关中平原深深扎下自己的生命,勃发出硕大的荫盖,狂风暴雨可以折断他的枝叶,却撼不动、摇不倒他入土极深的躯干和根系。全剧出入于大地与舞台,出入于《创业史》与皇甫村,出入于父老乡亲与三秦大地,出入于角色的内心和时代生活,又融汇于剧本的主干情节,投射为角色的心灵光影。

在舞台叙事手法上,行家们称此为“嵌套”“叠套”,我想,其实也可以称之为双重或多重空间的交错展示,柳青创作境界和人生境界的交错展示,作家写作《创业史》的过程与《创业史》书中的内容交错叠套。一面再现柳青为写《创业史》扎根皇甫14年的情景,一面展现滈河滩上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一面是柳青融进皇甫村父老乡亲内心的情感经历,一面是村民在柳青指引下逐步坚定于自己道路的过程。两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最终聚光在柳青的形象上。这一双重空间交错展示的叙事方式,在戏剧结构上很有新意,令全剧增色多多。

剧中的柳青,作为那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书写者和表达者的角色身份和他作为实践者、变革者、反思和深虑者的角色身份,也双重交织地凸显出来了。话剧追求的远不止于让你景仰一位革命作家,主要的是要让你思考这位作家。思考他的思考,思考他思考的那个时代,思考那个时代给后代留下来的思考。这才是被话剧典型化了的柳青,艺术形象的柳青。

剧作家紧紧地抓住了柳青这个形象独有的深度,而舞台呈现的各个元素在导演的统筹和演员的再现中,又致力去表现这种深度,这个戏便在让我们回眸那段历史的过程中,重新体味了那个时代在坎坷中所含纳的更深刻的东西。极左思潮和极左路线酿成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时代的灾难,也是国家发展的坎坷。由于它“触及灵魂”,渗透到文化和精神的各个层面,给我们民族造成的创伤是深度的。这个戏启示我们,柳青所遭遇过的、那个时代所遭遇过的,千万不能重演,不能够让柳青们和皇甫村的父老乡亲们、不能让发展中的祖国,再度承受一次打击了。

为了下一步将这个戏打磨得更好,我也想提供一些建议。第一,全剧在内容上厚实,扎实,切实,也要防止过实。剧情的发展要有节奏,有张弛。要留下更多的空间和静场,以便于人物内心世界得到更充分的展现,让已经形成的戏剧情势得到更充分的展开和延伸。

第二,柳青在我印象中,是那种深虑型、智慧型的文化人。一方面他能像老农一样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他的内心世界又有着相当明显的哲理色彩、思考气质和老到睿智。他对错误的时代潮流的看法和思考,不见得都要采用高昂的方式表达。应该更多地采用柳青风格,寻找到格言、智言、哲言和冷幽默的方式表达。现在已经做得挺好,还有空间加强。

第三,整个演出在音量和动作上还可以适度控制。起承转合,轻重缓急的对比和反衬还可更明显一点。我印象中的柳青不是一个高喉咙大嗓门儿的人。他在创作中气场强大,文学之外却不喜欢张扬,有着一种熟透了的沉稳。

愿我们都像柳青那样,永远和乡亲们一道趷蹴在土地上。

2018,9,16,西安不散居。

作者:肖云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20171029113066.jpg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