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隆村:美丽乡村的“减贫奇迹”

  来源: 宁夏日报

2020-09-27 20:04:16

字号
原隆村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北部,是永宁县最大的“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这个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的村庄,见证了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创造的“减贫奇迹”。

原隆村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北部,是永宁县最大的“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这个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的村庄,见证了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创造的“减贫奇迹”。

从银川市区开车40多公里,就来到了原隆村。一排排民居安静地伫立在秋日的阳光下,干净的巷道、整洁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梨树、苹果树不时探出结满果实的枝丫,像掩不住喜悦的好日子。

村民马云素一大早将两个儿子送到家门口的小学上学,再匆匆赶往扶贫车间上班。“现在的日子蜜里调油,自己能挣钱,还能把家顾上。”马云素说,从山里这一搬,就改变了一生,不光自己眼光不一样了,娃娃教育也跟上了。“以后还想让娃娃通过教育走出这里,走到更远的地方,两代人实现‘三级跳’。”

好日子从这里开始,梦想从这里起航。

好生活靠奋斗

“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住在窑洞、土坯房,出门一刮风黄土飞扬,吃水要走好几里路到山沟里接,遇到大旱天,得翻遍干山枯岭去找水,一年干到头,还是‘锅里缺粮、缸里缺水、身上缺钱’。”村民们说,在老家日子苦得望不到头,留下,只是重复祖祖辈辈的生活,走出去,不会有比那更差的条件。

2010年,宁夏实施“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对不适宜居住区的34.6万人进行大规模搬迁。在党的政策帮扶下,如今的原隆村,家家住新房,有院子,自来水、太阳能、网络、冲水厕所等一应俱全,生活垃圾统一处理,不少村民开上了小汽车,生活与城里人无异。家门口上学就医,家门口打工挣钱,其乐融融的村庄每天都在生长希望和幸福。

2013年8月,刘莉从固原市隆德县搬迁至闽宁镇原隆村,成为这里的第三批移民。搬来不久,刘莉就来到宁夏立兰酒庄工作。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踏实吃苦的精神,短短6年时间,刘莉从当初在葡萄园里捡石头、除草,到现在在车间里操作设备、学习酿酒,38岁的她成长为酒庄的车间主管和酿酒助理,收入翻了几倍。有了稳定的工作,刘莉将在外打工的丈夫也介绍到了酒庄工作,负责管理一个60公顷的葡萄园。夫妻俩月收入近万元,换掉了刚搬来时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开上了小汽车。

“产业扶贫是村民持续发展的动力。”闽宁镇党委副书记赵超说,全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企业、育产业、建园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层次,有效破除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源头活水问题。依托德龙酒庄、青禾农牧、立兰酒庄等3家企业,原隆村积极发展酿酒葡萄、红树莓等特色种植业。引进侩牛牧业、壹泰牧业2家养殖龙头企业,形成以肉牛繁育、销售、屠宰为一体的特色养殖产业链,年内存栏量达5000头,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经营初步显现。

培育产业,还要稳定扩大就业,原隆村以“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加大定向、订单、定期技能培训,发展培育劳务派遣公司、劳务经济人2家15人,年转移输出劳动力2000人次,人均增收2万元。

好生态孕育“美丽经济”

大河有水小河满,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原隆村围绕光伏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引进江苏振发、盛景光伏、中科嘉业、中光光伏4家光伏龙头企业落户原隆村,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55MW,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群。整合扶贫资金3600余万元,全额购买中科嘉业光伏电力公司股金,原隆村持股49%,群众每年可获得49万元的光伏屋顶租赁收入和85万元的光伏分红;村集体稳定收益20年,年均收入300万元以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双丰收”。

赵超介绍,该村依托立兰酒庄、红树莓等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基地等发展农业观光、乡村采摘、亲子游乐等旅游产品。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集蓄水、景观绿化、休闲为一体的景观水系工程,提升了原隆村旅游观光、村民休闲娱乐水平。积极推广发展“互联网+品牌+旅游”模式,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闽宁镇游客集散中心,规划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新模式,逐步融入银川西线旅游带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文化长廊,原隆村成为国家级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原隆村是闽宁镇加快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20多年来,闽宁镇移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现在的13970元,增长了近27倍,贫困发生率由成立之初的90%以上,下降到0.197%,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出列。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