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地名源流考

作者:彭雪开 王殿彬

2020-10-26 13:11

字号
石景山区境,有史载以来,至民国未皆无建置,地域历有所属。1948年设北平市第二十七区,为独立建置之始。后分别更名为北平市第十九区、第十五区。1952年更名为石景山区,皆有地名源流可考。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石景山区境,新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上古传说时代,《尚书·尧典》载:帝尧“流共工于幽州”,《史记·五帝本纪》:“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1)此后当为共工氏后裔所辖之域。殷代当为殷方国所辖之域。有史载以来,至民国未皆无建置,分别属于蓟国、燕国、广平县、幽都县、宛平县、北平特别市郊五区。

1948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设北平市第二十七区,乃为独立建置之始。后分别更名为北平市第十九区、第十五区。1952年8月27日,又更名为石景山区。1958年5月3日,撤销建制,1967年8月7日又复置,区治由北辛安和平街3号迁于石景山35号。(2)

设区后,历有第二十七区(二十七区)、第十九区、第十五区、石景山区之称谓,今释其第二十七区、石景山区作初步考释。

第二十七区。序数区划名。第,字出汉印。释为次第、次序。《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杜预注:“第,用士之次弟。”《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第。”《广雅·释诂三》:“第,次也。”二、十、七,皆为数词。字皆出甲骨文。二,一加一之和。《易·系辞上》:“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河、洛各二。”十,九加一之和。《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孔颖达疏:“十者,数之极。”《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萬也。”七,六加一之和。《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周礼·考工记·序》:“凡攻木之工七。”《玉篇·七部》:“七,数也”。

1949年1月1日,北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基础上,设32个区。今石景山区设为第二十七区。4月将32个区合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7月今石景山区时属第十九区;次年又改称为第十五区。第二十七区、第十九区及第十五区,皆为石景山区建置前之称名。(2)61.1952年8月,又将第十五区改称石景山区,以石景山为名。(3)区治北辛安和平街3号。石景山地名,始载国史、地志。

石景山,何以为名?

《日下旧闻考》引明万历间《重建石景山玉皇殿碑略》称:“京西四十里许山曰石经,又云湿经,亦名石景,燕都第一仙山也。”石景山,始有其名。石,字出甲骨文,字形如石器、石刀,或其他石器。《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藜。”孔颖达疏:“石之为物,坚刚而不可入也。”《诗·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文·石部》:“石,山石也。”

景,景色。曹操《陌上桑》:“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后汉书·班固传》:“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石景山之“景”,当为“经”之转音,其本义内含不彰。

山,地面上土石构成的高隆的部分。《书·旅赘》:“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石景山,当为石经山之转音。

石经山转名石景山,有其历史文化渊源。

其一,石经山得名,源于东晋十六国时高僧昙无竭。

据南梁高僧慧蛟(497-554)《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载:昙无竭本姓李,幽州黄龙人(今北京市朝阳区人),家贫出家为小沙弥,渐成人,常苦读佛经,感佛经残缺不全,乃发宏愿赴西天取经。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昙无竭召集同道僧人25人,携带供养佛、菩萨幡盖、法器等物,从北燕黄龙城出发,历经西域高昌郡,再经龟兹、沙勒等西域诸国。登葱岭,度雪山,攀绝崖时,仅剩13人。后到达今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东部一带达宾国,停留1年余,苦读梵文得《观世音受记经》一部,又继续西行。到达月氏国,礼拜了佛肉髻骨(即佛头骨),再入北印度檀特山南石榴寺,坐受大戒,从师天竺(古印度)禅师佛伦多罗。后又南往中天竺行进,以石蜜充饥,同行僧人8人,饿死坐化,剩昙无竭5人继续向达舍卫国(中印度古王国名)行进。其间,先后遇野象、野牛奔袭,皆诵经化险为夷。后遍访名师。数年“后于南天竺随舶泛海达广州。”在江南一带弘扬佛法。

又有传记称昙无竭“往来宛平西山诸寺。”如此载属实,这表明昙无竭栖身奉佛地,极可能在石景山上。这儿有唐代石佛造像,有晾经台、藏经洞、石室瘞窟群及唐僧取经之传说。明《顺天府志·卷十一》“石释经碑”条目载:“碑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山洞石板上,刻释教经文者三十余处,今皆毁踣,唯般若序品一存焉。”这些石经极有可能为昙无竭所刻。

其二,其得名亦与唐卢龙节度使刘总密切相关。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载:刘总:“总性阴贼,尤险谲,已毒父,即领军政,朝廷不知其奸,故诏嗣节度,封楚国公进累检校司空。”因毒父杀兄,“总失支助,大恐,谋自安。又数见父兄为崇,乃衣食浮屠数百人,昼夜祈禳,而总息祠场则暂安,或居卧内,輙惊不能寐。晚年益惨悸。请剔发,衣浮屠服,欲袚除之。”(4)《资治通鉴》亦多有详载:“卢龙节度使刘总既杀其父兄,心常自疑……,则惊悸不敢寐。晚年,恐惧尤甚;亦见河南、北皆从化,已卯,奏乞弃官为僧,仍乞赐钱百万缗以赏将士”。

唐代北京佛寺,据《北京百家佛寺寻踪》考证:隋、唐代北京建有承恩寺(隋建)、法源寺、宝应寺等18处。其中石景山区就占4处。至于魏晋至清末,今北京市共灵佛寺100处。5明代许用宾《重修金阁寺添置田亩碑记》载:“金阁寺自晋唐以来所藏石经,碎而言断,岩穴鲜有存焉。”可见,石经山刻经藏经史,应不晚于晋代。至唐宪宗时,因卢龙节度使刘总晚年弃官为僧,在石景山大量刻经,助推当时北京地区佛事大兴,当为史实。其时石经山,名显燕京。

其三,石景山当为石经山之转名。

石经山之名,始载元《一统志·卷一》:“在宛平县西南二十五里石经山洞内,石上刻经文者二十余处。”明《宛署杂记·卷四》载:“在县西北三十余里玉河乡,呼石经山,以山多石,故云”。(6)后人将房山云居寺的“石经山”与石景山之“石经山”混为一谈,当误。不过,两处皆石上刻佛经藏石经,故均有此称。

《元史·河渠志·浑河》记载:延祐三年(1316)三月,“浑河决堤堰,没田禾,军民蒙害,既已奏闻。差官相视,上自石径山金口,下至武清县界旧堤……,省院差官先发军民夫匠万人,兴工以修其要处。”文中“石径山”,之径,当为“经”字,一音之转。《宛署杂记》:“石景山,在县西北三十余里玉河乡,乱石嵯峨,高出众峰。”明代刘倜《帝京景物略》:“出阜成门而西二十五里,曰石景山。山故石耳,无景也。”因山多石无景,又多石田,董常侍建元君庙,栖羽士(道士),故以石景山著称。今考此说难以成立。

石景山之名,亦当为石径山之转名。“景”“经”同音异义,故其时文人多崇景丽之色,便以一音之转为石景山。清代康熙帝作《石景山东望》等诗,乾隆帝作《石景山初礼惠济祠》等诗。自此后,石景山又被文人称为“燕都第一仙山”,名声日隆,自明万历后至今,不改其名。

石景山,海拔783米,而梁山海拔219米,隔高梁水相峙。今有学者认为石径山称名多达数种,晋代之前,亦或有据,唐代之后多附会无据。而将石景山区之石径山(小石径山),与房山区云居寺石径山,视为同一,更是离题之谈。

石景山区境,有古城村、戾陵堰、八宝山等胜迹,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古城村。或曰有古城或古邑,后聚落成大村,故名。明万历《宛暑杂记》:“道之正西有二道,……曰古城村。”6)40.古,时代久远。《韩非子·五蠹》《诗经·邶风·日月》中有此载。城,都邑四周的墙垣。《诗经·邶风·静女》《战国策·东周策》中,皆有此载。村,人们聚居的村庄。杜甫《兵车行》《发阆中》,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诗中有载。古城村名,应出现在明代之前,否则《宛暑杂记》何以记之?具体得名于何时,难以稽考。不过,据相关学者考证认为:“名为古城,必有所本。” 

古城村极有可能为战国中期以前蓟城所在地。

其一,凡云“古城”者,从目前考古及古文献记载看,皆有城邑。如山东省蓬莱市南,有“古城东”村,经考古挖掘证实,古城约建于西周初,至春秋时废。河北省高邑县“古城村”集镇,经考古挖掘证实为汉房子县治。全国有名的“古城镇”村庄、集镇共有23处,经考皆有古城遗址。(3)670.北京市遗存的“古城”地名,均被考古挖掘证实有古代城址。如:顺义区西南三十里的“古城”,是汉代安乐故城遗址;通州区东八里的“古城”,是西汉渔阳郡路县故城;延庆县东北“古城”,是西汉上谷郡的夷舆县故城;房山区窦考“古城”,是汉代良乡县治所;长沟“古城”为汉代西乡县治。由此推定:今石景山区“古城村”,极可能是古城遗址。

其二,今石景山区古城村,可能为商代小方国京人(蓟人)所建之蓟都。一是《礼记》载:武王克殷,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五帝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帝尧之后于蓟。《左传·昭公九年》载:“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由此推知,周武王克商时,今北京市一带在商代中末期,有蓟(京、㠱)、燕(匽)小方国。二是商末蓟(京人)常受北戎、鬼方部落侵扰,蓟人常迁。平谷刘家河商代遗址,昌平雪山三期“夏家店下层文化”,可证为夏、商时蓟(京、㠱)人活动中心,或蓟都所在之遗存。7今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金牛村,曾出土一座西周贵族墓,出土铜器上多有“㠱”字,有学者考证“㠱”通“蓟”。8后又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董家林黄土坡出土一大批青铜器礼器,其中有“㠱”等氏族徽识的器物,属于当地土著氏族部落的遗存。9由此推知,古蓟(京)人常迁。其方国都邑,也应常迁。

其三,“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东汉、北魏至唐,蓟城城址并无变化。”(10现被战国西汉时期这一带出土文物证实,学术界亦多认同。实际上这是指东周至魏晋时代的蓟城,西周蓟城侯仁之先生并没有涉及。

然而,北京文史学者帝青王春认为“前期蓟城位于石景山古城村一带。”其依据是《水经注·㶟水》云:“㶟水又东经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又引《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余水。”今考《魏土地记》著于东汉。东汉昌平故城在今昌平区沙河镇辛立屯村。作者依其《水经注》所载方位及里程推断,北魏时(实际上是东魏时)的“蓟城”在今石景山“古城村”一带。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不过,《北京市石景山区志·大事记》亦认为:晋元康五年(295)四月,幽州刺史王浚妻华芳葬于“蓟城西二十里”(今八宝山公墓西半里许,1965年,施工中发现了确证蓟城位置在此。)以上作者又引《战国策·燕策二》:“(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惠王曰:‘臣奉(先王)令击齐,大胜之。珠宝财宝,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甲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战国时燕国的宁台、元英、历室在石景山区北辛安及古城村一带。(1)5.由此推知,战国燕昭王(前331-前278)时,燕国蓟城当在古城村一带,亦燕国王宫所在地,“蓟丘”之名亦当位于此处;并且极可能为殷商时代京人(蓟人)方国都城所在地。

当然,石景山古城村一带,是否为殷商京人(蓟人)方国都城及战国燕昭王时的燕蓟都,还有待于魏晋以前尤其是先秦古文献的进一步梳理,特别是地下文物考古的进一步发现。

古城村,是长安街上最后一个城中村,本地人口3000多,外地人口20000余。2009年,古城村将作为石景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该村有传承400年的花会,称为“秉心圣会”,每年大年初二和农历四月十一日,家家户户以踩街高跷表演为荣。现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戾陵堰。三国时,在湿水(今永定河)上修筑的引水灌溉工程,可灌溉农田百余万亩。汉元凤元年(前80)九月,燕王刘旦谋反失败自杀,葬于梁山,建戾陵。三国魏齐王嘉平二年(250),镇北将军组织军士,在石景山(石经山)侧㶟水(今永定河)中筑堰,因戾陵在附近,故名。

戾,罪行祸乱。《国语·鲁语上》:“大惧殄周公太公之命祀,职贡业之不共而获罪。”《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罪。”皆为此义。陵,此指王陵(大墓为陵)。因刘旦谋反失败自杀,死后入土,后因名戾陵。堰,挡水的堤坝。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明寺》:“长分桥西有千金堰。”《水经注·河水》:“(元城)县北有沙丘堰。堰,障水也。” 

戾陵堰,高一丈,东西长30余丈,南北宽70余步。开车箱渠,以堰拦水入车箱渠,向东流入高粱河,可浇灌2000余顷田地。后因地震受损。晋元康五年(295)六月,戾陵堰被洪水冲毁四分之三,朝廷命刘弘(刘靖之子)率将士2000人,历时六个月修复毕。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幽州刺史裴延儁又组织修复后,可灌田百万余亩。民受其惠。(1)6.北齐时导高梁水北合易京水(今温榆河支流)灌田;唐代引卢沟水(永定河)开稻田千顷,以上皆属戾陵堰灌区修复工程。金代引浑河(今永定河),开凿金口河以通航运,因坡度过陡,河水含沙太多而失败。元初郭守敬重开金口河使用30年。元末又建金口新河,将取水口上移至三家店,结果失败。有学者认为:戾陵堰“兴农济漕泽被后世”,“水浑河迁风光不再。”如今将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文化节点。(11

八宝山,原名黑山。后因附近产耐火石、石灰石、红土、青灰、坩土(耐火黏土)、砂石八种建筑材料,故名。属西山山脉,地处北京市复兴门外、石景山东部。

八,数词,七加一为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汉书·礼乐志》《淮南子·地形训》等中皆有载。宝,珠宝、宝物。《左传· 僖公二年》《国语·鲁语上》《论语·阳货》等中皆有载。山,陆地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部分。《周易·说卦》《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礼记·月令》等中皆有载。

八宝山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的孤丘,海拔约130米,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八宝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间海云和尚所建的灵福寺。明永乐初年,相传司礼太监“刚铁”修墓于此,旁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终渐成明、清时代高级宦官年老离宫的世代养老地,有寺庙、农田、菜园。

1949年后,褒中寺及周边土地被政府征用。1950年定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称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占地150亩。近有八宝山殡仪馆,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北麓建八宝山人民公墓,近有老山公墓和老山骨灰堂,均为普通公墓。八宝山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现多建高楼群,交通便捷,游人常多。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

(2)北京市石景山区志[M].北京:北市出版社,2005:558.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18.

(4)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4554.

(5)善无畏,邬育伟编著.北京百家佛寺寻踪[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43-108.

(6)(明)沈榜著.宛署杂记[M].北京:北市古籍出版社,2018:27.

(7)韩文辉.蓟聚落起源及蓟城兴起[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114.

(8)葛英会.燕国的部族及部族联合[M].北京:北京文物考古第一辑,1983.

(9)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J]考古,1976:(1)

(10)侯仁之.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J].文物,1959:(9)

(11)吴文涛.戾陵堰和东箱渠:深睡历史深处的“北方都江堰”[N].前线,2019:(11)

责任编辑:嘉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石景山 地名 源流